1樓:匿名使用者
無量壽經,為淨土群經綱要,東來最早,譯本最多。自漢迄宋,凡十二譯。宋元而後,僅存五本。
即在古代《大藏經》目錄裡面,無量壽經有十二種譯本,不過其他七種,**內容已經散失,只剩下五本原譯本。
現在存於世上的有九種版本,五種原譯本,三種會集本,還有一種叫節校本。
現存五種原譯本:
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 後漢支婁迦讖譯
《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》(一名無量壽經、一名阿彌陀經)吳支謙譯
《無量壽經》 曹魏康僧鎧譯
《無量壽如來會》 唐菩提流志譯
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》 趙宋法賢譯
一種節校本,是彭際清居士的,名稱暫時沒找到。
另外兩種會集本,是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,魏源居士的會集本,名稱暫時也不降。
最後一種,就是現代流通量很大的,王念祖老居士(夏蓮居老居士**)、李炳南老居士(印光大師**),淨空法師(李炳南老居士**)等大德都大力宣揚的,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》。
2樓:匿名使用者
《無量壽經》中文版一共有12個譯本,
失傳了7個,還剩下5個,
第乙個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是後漢,支婁迦讖譯第二個《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》三國時代,吳國支謙譯第三個就叫《無量壽經》,是三國曹魏,康僧鎧第四個《寶積經》裡的一會,叫做《無量壽如來會》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譯第五個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》,是宋朝,西域沙門法賢譯這五個版本內容出入很大,出入很大說明什麼?
說明翻譯的時候,梵文的原本,就不是同一本。
梵文的原本,不止一本,說明什麼?
說明佛不只講過一次,肯定講過好多次。講過好多次說明什麼?
說明這個法門非常非常重要。
既然非常重要,那就要仔細研究,
可是,要想仔細研究,就需要5個版本互相參照,尤其是如何往生的部分,5個版本都有不同的地方。
比如【往生正因】品,康僧鎧的本子就不是很詳細所以,與其自己5個版本互相參照,還不如直接看夏蓮居的匯集本。
5個版本所有精彩的,重要的內容全部都提取出來,而且沒有改動乙個字,沒有乙個字出於5個原譯本之外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》
你如果只看康僧鎧的版本,其他版本中,重要的開示,你會漏掉很多,看不到,都是佛說的。
那些反對會集本的人,真的很無聊。
你想想這個道理,就算你自己下定決心好好學習,深入教理,想好好研究五個原譯本,互相參照、對比、學習、研究。你自己也需要把五本都開啟,拿草稿紙,自己做個簡單的整理會集,才方便你自己學習。現在有人已經會集好了,為什麼要捨近求遠?
3樓:密語界
【無量壽經(梵aparimita^yur-su^tra,藏h!od-dpag-med-kyi bkod-pa)】
二卷。現行本依《開元釋教錄》作曹魏·嘉平四年(252)康僧鎧譯。這是敘述阿彌陀佛過去的因行、所建立的淨土功德莊嚴,以及此土眾生往生行相的經典。
為淨土三部經之一。收在《大正藏》第十二冊。由於本經有二卷,分量多於《阿彌陀經》,因此,相對於《阿彌陀經》之被稱為『小經』,本經則被稱為『大經』,或『雙捲經』。
此經的漢文譯本,相傳前後有十二種,在這題稱魏譯一種而外,現存的異譯本還有∶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二卷,後漢·支婁迦讖譯;《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》二卷,吳·支謙譯;《無量壽如來會》(即《大寶積經》第五會)二卷,唐·菩提流志譯;《大乘無量壽莊嚴經》三卷,宋·法賢譯。以上是五種存本。此外,各經錄有記載而現在缺本的還有∶《無量壽經》二卷,後漢·安世高譯;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二卷,魏·帛延譯;《無量壽經》二卷,西晉·竺法護譯;《無量壽至尊等正覺經》一捲,東晉·竺法力譯;《新無量壽經》二卷,劉宋·佛馱跋陀羅譯;《新無量壽經》二卷,宋·寶雲譯;《新無量壽經》二卷,宋·曇摩蜜多譯;以上是七種缺本,如《開元釋教錄》卷十四說∶『右七經與《大寶積經》〈無量壽如來會〉同本,此經前後經十一譯,四本在藏,七本缺。
』加上《開元錄》以後出現的宋·法賢譯本,即為五存七缺共十二譯本。
但以存本論,現行的魏·康僧鎧譯本,在《出三藏記集》和《梁高僧傳》中皆未列載,《開元錄》以前隋、唐諸經錄中均以此本列為法護所譯,《歷代三寶紀》則並載僧鎧和法護兩種譯本。但此經的譯語、譯例與宋·寶雲所譯的《佛本行經》等卻頗相接近。寶雲譯本已見諸《出三藏記集》卷二所載,可見從那時以來一向存在,到隋代才成缺本,今本或即寶雲所譯,被展轉誤題為魏譯本。
又此經的異譯本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,依《開元錄》題為支婁迦讖所譯,而《梁高僧傳》和《開元錄》以前隋、唐諸經錄中卻均將它作為魏·帛延譯。但《出三藏記集》卷二又錄有法護譯《無量壽經》,一名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二卷,勘諸法護其他譯籍,與此經譯語又多相近,因之此經或即原為法護譯本亦未可知。
又以缺本論,晉·竺法護和宋·寶雲譯本可能即是支婁迦讖和僧鎧譯本,已如上說,此外,後漢·安世高譯本,在《出三藏記集》等古錄中未列,僅據《歷代三寶紀》卷四謂安世高有此譯本,似難認為事實。東晉·竺法力譯本《出三藏記集》等亦未列載,只《歷代三寶紀》謂見諸《釋正度錄》,也堪疑問。劉宋·佛馱跋陀羅和寶雲所譯的原是一本,據《出三藏記集》卷二所載,兩人皆於劉宋·永初二年(421)揚都道場寺同時同處譯出,因之這兩譯似屬一事。
又曇摩蜜多譯本,隋《法經錄》和《開元錄》雖皆列載,似系誤傳。
此經的藏文譯本,係由勝友、施戒與智軍共譯出,現存於藏文大藏經中。
此經的梵本,繫於十九世紀中在尼泊爾發見,英國馬克斯·穆勒和日本南條文雄於2023年據以刊行。嗣又用英文加以譯出,收於2023年出版的《東方聖書》第四十九卷中。此經的日文譯本,有南條文雄、荻原雲來、椎尾辨匡、河口慧海等依據梵、漢、藏文本譯出了多種日譯本。
但在日本、朝鮮、越南等國,古來一般均通行漢文譯本,而尤以曹魏·康僧鎧譯的《無量壽經》在各國流傳最廣,這當是由於這一譯本在中國古來即已盛行弘通,對於此經的講誦疏注最為興盛的影響所致。
今依據曹魏譯本略敘此經的內容∶此經敘述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,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並諸大菩薩眾一時來會。這時世尊姿色清淨,光顏巍巍,阿難啟請,佛即為說過去世自在王佛時,有一國王聞佛說法出家名號法藏,發無上心,五劫思維,攝取諸佛國土的清淨之行,併發四十八項莊嚴佛土、利樂眾生的大願,經過了漫長的時期,累積了無量德行,在十劫以前便已成佛,號無量壽,光明壽命最尊第一,並已成就無量功德莊嚴的安樂淨土,其土聲聞菩薩無量無數;國中講堂、精舍、宮殿、樓觀、寶樹、寶池等都以七寶嚴飾,微妙嚴淨,隨意飲食百味,演出伎樂萬種,皆是法音。其國人眾智慧型高明,顏貌端嚴,但受諸樂,無有眾苦。
眾生往生彼國都入住正定聚。至於往生的行相,有上輩、中輩、下輩三種分別。國中菩薩都得到一生補處,以觀世音、大勢至為其上首。
眾生生彼國土皆具三十二相,智慧型圓滿,神通無礙,殊勝安樂說不能盡。佛勸彌勒並諸天人等,各勤精進,不要懷疑,信心回向,便能在彼國七寶華中化生,他方十四佛國乃至十方無量佛國菩薩往生彼國的也無量無數。彌勒、阿難等諸大菩薩、聲聞聞佛所說皆大歡喜。
此經的各種譯本敘述彌陀成佛的因果、淨土依正二報、眾生往生的行果大體相同,但在文字記載上互有出入。宋·王日休以現存漢譯四本(除唐譯《無量壽如來會》)各有所長,因而校輯會為一本,題名《大阿彌陀經》。後來清·魏源又步王氏的後塵,編為《無量壽經會譯》一捲。
這是由於淨土念佛在中國盛行,因而此經各譯本文義的異同,遂為一般佛教學人所重視。今就魏譯為主以各本對照,如序分中來會的聽眾,魏譯有大比丘眾萬二千人,吳、唐兩譯同後漢譯說是千二百五十人,宋譯、藏譯和梵本說是三萬二千人。又魏譯列菩薩眾十七名,唐譯列十三名,藏譯和梵本僅列慈氏菩薩,其他三譯都未列。
嘆菩薩德中,魏、唐兩譯大致相同,其他諸譯本都未有記載。正宗分中嘆佛德偈,魏譯四言八十句,後漢譯五言八十句,唐譯七言四十二句,宋譯七言三十六句,藏譯和梵本有十頌,吳譯沒有偈頌。關於法藏所選擇的淨土,魏譯為二百一十億,後漢及吳兩譯同,唐譯二十一億,宋譯八十四百千俱胝那由他,藏譯八十一百千千萬億,梵本八十一百千俱胝尼由他佛剎。
法藏所發的本願,魏譯四十八願,唐譯同,後漢及吳兩譯有二十四願,宋譯三十六願,藏譯四十九願,梵本四十六願。又這些願文互有出入,次第也不相同,成就文也不一致。說成就中,後漢及吳兩譯有阿闍世太子願生淨土說,其他譯本都無。
三輩章諸譯本具備,但唐譯簡略。十方菩薩往覲偈,魏譯五言百二十句,後漢及吳譯六言百二十八句,唐譯五言五十句,宋譯七言四十句,藏譯和梵本二十一頌。佛勸世人離五惡行五善段,魏、後漢及吳三譯都有,唐、宋兩譯及藏譯梵本都無。
流通文中,魏、唐、宋三譯並藏譯梵本有咐囑彌勒文,後漢及吳兩譯都無。特留此**諸譯都有,但唐譯在此終有偈頌四十二句,宋譯有二十句,藏譯和梵本有十頌。經末現瑞證成一段,魏、唐、宋譯及藏譯梵本都有,後漢及吳兩譯都無。
但各本內容大致無異。因而近世學者稱此經的梵文原本似有兩三種雲。
此經在印度似已頗為流行,世親菩薩造的《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》,大概是依此經義而作。北魏·曇鸞的《往生論註》(即前書的註解)中,也說明是正依此經。從南北朝以來,此經在中國盛行弘通。
北齊地論宗靈裕、隋淨影寺慧遠、嘉祥寺吉藏、唐西明寺圓測,以及憬興、法位、玄一,乃至清·彭際清等均對此經加以疏釋,而並依據曹魏譯本,可見魏譯本在中國流傳的盛況。
此經過去在朝鮮、越南也傳習頗盛。尤其是在日本由於淨土宗開創者源空、真宗創立者親鸞均專依此經發揮他力易行念佛的宗義,對於此經的弘揚更形顯著。
此經的主要注疏,現存有隋·慧遠的《義疏》二卷、吉藏的《義疏》一捲、清·彭際清的《起信論》三卷。新羅·憬興的《連義述文讚》三卷、玄一的《記》一捲、元曉的《疏》一捲、日本·源空的《釋》一捲、了慧的《鈔》七卷、聖聰的《直談要註記》二十四卷、道隱的《甄解》十八卷、西吟的《顯宗疏》十卷等。
現今佚傳的重要注疏,尚有靈裕的《義疏》二卷、知玄的《疏》三卷、法位的《義疏》二卷、圓測《疏》三卷、大賢的《古蹟記》一捲、義寂的《疏》三卷、寂證的《述義》三卷等。(高觀如)
◎附∶太虛〈佛說無量壽經要義〉(摘錄自《太虛大師全書》)
《無量壽佛經》勝義
甲、因果具;彌陀淨土法門,遍諸大乘方等經論。而專說者,向為三經、一論,多談果事。此經則言法藏比丘於菩薩因中修種種願行,乃獲得今此之淨果。
又以此所得之妙果,轉而攝化十方眾生,一切眾生依此修因,則亦決得其果。此則自行化他,兩重因果,理皆具足,為第一較勝餘經處。
乙、信解具∶『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』。解為修行第一義,亦由信心之所生。此經明法藏於因地,由深信勝解而造成彌陀淨土。
在餘淨土經論,多談生信之難,以勸生信。此經勸信同切,而尤啟發法空無我、唯心如幻之殊勝解,令了佛智明達無惑。故其信心勝解,兩皆圓具,此又較余經之殊勝處也。
丙、願行具∶《彌陀經》雖有多善根福德因緣,乃得往生;然未明應如何修多善根福德。而在此經,既明彌陀因中如何發願修行,又明依彌陀之淨果,求往生者當如何以發願修行。願行雙具,為此經第三殊勝也。
丁、勸誡具∶勸者,所以舉善令生欣慕心也。誡者,指斥諸惡會遠離也。此經痛言娑婆世界如何苦惱,警惕其心,使發厭離之想;尤復廣贊淨土如何莊嚴妙樂,以啟發其信願。
激揚叮囑,悲心獨切。此為第四殊勝也。
戊、理事具∶理者,真如如幻等理。事為事相,如淨土中阿彌陀佛光壽無量,**布地,**和暢,皆事之勝妙可徵者。餘淨土經,顯事隱理,此經理事圓明,如信解中所說,故為第五殊勝也。
己、說證具∶此說西方淨土諸種功德,無量莊嚴不可思議。雖然十方諸佛,亦稱極樂淨土如何清淨,如何莊嚴,但未親見,難決人信。今佛說此經已,令阿難頂禮西方極樂淨土之阿彌陀佛,亦現極樂淨土莊嚴之相,使當會大眾皆得親見之。
則不唯說之而現證之矣。是為此經第六殊勝義。
參考資料:佛學辭典
我想請教關於無量壽經的問題,關於無量壽經的問題
曹魏康僧鎧的 佛說無量壽經 關於無量壽經的問題 答 世間自在王如來為法藏比丘說法經千億歲,一般這個時間是指我娑婆世界的時間換算,各個世界的時間長短是不同的。比如在極樂世界的一天,就是我方的一劫,一小劫 代表1679.8萬年,一大劫相當於268.768億年,而極樂世界的人的壽命的長度是無法用算數計量的...
無量壽經讀夏蓮居校正版本還是康僧愷版本的人多,哪個往生的多
當年印光大師他們,持誦的是康僧鎧版本 你們讀夏蓮居無量壽經會集本有感應嗎?讀康僧愷的無量壽經有強烈感應嗎?好幾個版本你們哪個有感應 這位同修,你好 我摘 印光法師文鈔 中關於念佛境界的開示,誦經理同 與你共勉 念佛所見之境,惡境不可怖畏,但攝心正念,其境即消。善境不可歡喜,但攝心正念,必有所得。謂業...
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和無量無量壽經內容一樣嗎
無量壽經,為淨土群經綱要,東來最早,譯本最多。自漢迄宋,凡十二譯。宋元而後,僅存五本。即在古代 大藏經 目錄裡面,無量壽經有十二種譯本,不過其他七種,內容已經散失,只剩下五本原譯本。現在存於世上的有九種版本,五種原譯本,三種會集本,還有一種叫節校本。現存五種原譯本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後漢支婁迦讖譯 ...